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陕北窑洞洞内沧桑几千年

陕北窑洞洞内沧桑几千年

关键词:陕北窑洞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陕西榆林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ylxfy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4272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核心提示: 窑洞是陕北的象征。在这片沉积着久远历史与人文的黄土地上,一代代的陕北人在此创造了独特的窑洞文化。

选择在这片黄土地上春种秋收,又因地利之便选择窑洞作为居所,不得不说,窑洞便是陕北人与黄土高原“天人合一”后的产物。

陕北人的世代祖先就在窑洞中生存、繁衍,千百年间,无论社会如何变革,它一直都是陕北民居中最主要、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。

 

QQ截图20141217094752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窑洞小院

QQ截图20141217094811

越来越多的窑洞正被人们遗弃、忘却。

一门三窗冬暖夏凉

窑洞是陕北的象征。在这片沉积着久远历史与人文的黄土地上,一代代的陕北人在此创造了独特的窑洞文化。

陕北的窑洞主要分为三种——石砌的为石窑,砖砌的称砖窑,土崖上挖出的窑洞则叫土窑。其中,土窑是陕北最具特色的一种民居它也分两种形式,一种是在黄土断崖边并列向内掘入,形成若干互不相通的单窑;另一种则自平地掘入,先成大平底四方阱,然后从三壁各自向里挖成若干单窑,一壁留出通道;亦有自阱处地面掘斜洞以通至阱中,成为过道。

土窑平面多呈长方形,顶部拱券,洞口安装门窗。一般人家,会在门上开一窗,与门的宽度一致,门旁开一大窗,与门的上窗齐平,最上部留有一个通气的小窗孔,这便是人们俗称的“一门三窗”。 为防窑洞坍塌,有的窑洞在窑壁内竖木柱、架拱梁,贴卧几根窑楦以撑托空顶。人们还用木料、石料在窑前筑成穿厦,既可防雨水冲刷窑面,又显得美观大方。

窑洞的最大优点就是冬暖夏凉。俗话说“家暖一盘炕”,冬季滴水成冰,窑外北风呼啸,窑内灶膛里烧点柴禾,炕上便暖融融的。火炕三面靠墙,内部用砖或土坯砌成循环相通的炕道,一头通过墙内烟道直达房顶,另一头连接炕头的灶火。烧饭时,炉火的热量可以通过炕道传遍全炕,炉烟则通过烟洞达于户外。

除此之外,陕北人还在炕周围一尺多高的墙面上绘制了内容丰富、绚丽多彩的图案,称为“炕围画”。 炕围画最初的出现,是出于防止炕围墙皮脱落或衣被污损的需要,但随着人们审美境界的提高,一些民间画工逐渐尝试在炕洞上彩绘,炕围画便由最初的实用设施慢慢演变为民间艺术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土窑、接口窑逐渐被石窑、砖窑所取代,但老辈人往往眷恋“祖业”,爱土窑洞暖和而久居。

修窑盖顶一世最忙

俗语说“修窑盖顶,一世最忙”。 在庄户人口中,修建窑洞也称“修造”或“修产业”,是生活中一项重大而严肃的活动,从宅基地的选择、破土动工到合龙口、安土神、暖窑等均有严格规矩。在老辈人的心目中,居宅可决定家境兴衰、人生祸福,甚至延及后代,万不可粗心大意。同时,陕北人修窑洞多修单不修双。

陕北乡间靠山宅基较多,宅基的选择以背风向阳、土质均匀、土脉平行、出入方便、水源近、环境优美为着眼点。从“风水”角度考虑,这更有许多讲究:其一,宜选向阳山湾,背山雄厚,山脉深长,此为孝福聚气,可使主人增运固福;忌山尖、山嘴、刀背山脊处建窑,认为这些地带福薄运浅。其二,窑址宜前视宽广,忌窑浅逼窄、面山过高、过近或破败狰狞,忌冲墕口和冲沟临岔(如窑前临河,则“宁眠弓湾水,不居弓背水”,因为前者聚财嘱富,后者流财主贫)。第三,陕北人敬神畏鬼,因此窑址须远离庙宇、墓地。第四是讲究坐字(朝向)。

修建窑洞破土动工前,要依据择定的坐字看山“空不空”,山“空”则宜动土,山“不空”则不能动土,否则就会触犯太岁,而“在太岁头上动土”则会遭来祸端。即使山空动土也要选黄道吉日此外还要忌三煞(劫煞、灾煞、岁煞)。

修窑对每一个家庭来说,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。陕北人修造窑洞,要先请阴阳先生选好地基,看好日子。修窑前先上三炷香、放三个炮以示吉祥,接着人们将地基的虚土与老土剥掉,再根据地势斩出一个竖直的平面来。有了这个竖直的平面后就可以开窑口打窑了。

开窑口要开的小一点(一人来高,一米许宽),待到从窑口中掘入一两米后,发现土质确实合适修建,便可以从内部将窑洞扩至三米来宽(容得下土炕、灶台),并最终建成四米来高、三米来宽、七八米深浅的土洞,这孔窑洞就算是初具规模了。

裱窑安灶红火合龙

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撺烟洞、裱窑掌、安门上窗、盘炕和安锅灶了。

撺烟洞堪称一个奇迹。人类自发明了居室后,室内取暖产生的烟气如何流散变成了一个大难题,而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在解决这个问题上,却表现出极高的才智与技巧。在窑洞中,人们从灶台把烟经土炕引到窑洞胳窝处,然后从胳窝上方的窑壁上垂直挖出一道一米多长、一尺多深的土槽,待到土槽挖到上圆处时,再向山顶上钻一个细土洞,作为升散烟气的通道。

撺烟洞时,用的是一把可以不断加木柄的锋利小铲。先在靠近窑洞上圆处挖出土槽,再开一个一尺深浅的洞窟,此时调整角度将铁铲置于垂直向上的方向,再运转双臂使铁铲不停地上下运动。此时,土屑纷纷被铁铲铲落,而随着土层的剥落与铁铲的推进,需不断地将铁铲木柄一节一节地加长。如此反复,当铁铲木柄的长度足以刺破山体时,这个窑洞的烟洞就完成了。

裱窑掌,就是在窑壁内竖木柱、架拱梁,贴卧几根长木做成的窑楦以支撑窑顶(土质好的窑洞不用裱窑掌)。

土炕一般在窑洞的最深处,大小根据窑洞尺寸而定。在长方形结构的土炕上,挖两三道走向基本一致的炕道,炕道从灶台开始到胳窝处结束,然后再用当地的沙石板盖上,先用燕麦泥抹好,待快干时再用细黄泥抹几遍,最后刷成黑色就算大功告成了。

灶台主要是做饭所用,包括锅窝、铁锅与进柴烧火的灶火口。锅窝与炕相通,主要是散发烟气之用,上面安一口供全家人煮饭用餐的大铁锅。锅窝的前面挖一小通道与灶火口相通,是走烟所用。灶火口一般直径20厘米,深0. 4 米,上面安小锅,中部铺有炉条,既可以防止燃烧的柴禾跌落,又便于炉灰下漏。灶口之下还挖一小坑,用于存炉灰,上面用石板盖好。新建的锅灶,要先用燕麦泥把锅窝、通道、灶火口细细涂抹一遍(以防走气)。

接着,木匠会把事前做好的门窗一一装上。之后用燕麦泥把整个窑洞涂抹一遍,再用黄泥把整个窑洞抹至平光为止。等黄泥晾干后,经过刷白就可以入住了。

窑洞合龙这一天,窑洞主家一般都要热热闹闹地庆贺一番,举行盛大的合龙口仪式。届时,主人会大摆酒宴,盛情款待乡邻,让大家吃好、喝好。饭后,主人还会拿出大红被面、汗衫等礼品,送给匠人、小工以表谢意。

脚下这片黄土,古老而神奇,深沉而雄健。依其而生的窑洞,则用宽广的胸怀、真挚的情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陕北人人。我眷恋家乡的窑洞,更爱家乡的山水草木。文/ 王树强白世平图/ 记者满孝永

 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